約旦河


約旦河
 
  
「照這話,約翰來了,在曠野施洗,傳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裏,承認他們的罪,在約旦河裏受他的洗。」——《馬太福音1》:45


約旦河源於敘利亞境內的赫爾蒙山,向南流經以色列,在約旦境內注入死海,全長360多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流。

在比例尺稍大一點的世界地圖上大抵是見不到約旦河的蹤影的。的確,單從長度及流域面積來看,約旦河實在沒什麼突出之處。這條全長只有360公里、流域面積不過1.8萬平方公里的河流,既沒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磅礴氣勢,也沒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波瀾壯闊。若是在中國,它只能算是一條普普通通的河流。

然而,這條不起眼的小河,卻是世界上最重要、最著名的河流之一。基督教選擇約旦河作為洗禮和滌罪儀式的場所,相傳耶穌就是首先在這裏接受洗禮,然後才走上佈道傳教的荊棘之途。當初,古代以色列人就是渡過這條河,進入了迦南這塊「上帝應許之地」。


根據基督教傳統,耶穌受洗(《馬太福音3》:13-17)實際上發生在死海北部、傑里科東部的Qasr el Yahud。幾個世紀以來,Qasr el Yahud被朝聖者視為最重要的洗禮之地,其附近修建了寺院和旅店。但Qasr el Yahud本身其實是一個替代地,約旦東部的馬格達什被視為基督教最早的洗禮活動發生之地。

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Qasr el Yahud洗禮之地被以色列控制。出於軍事活動和發掘的原因,以色列旅遊部於1981年決定建立約旦尼特洗禮之地作為Qasr el Yahud洗禮之地的替換地點。從此,「約旦尼特」成為約旦河以色列段首個公認的洗禮之地。Qasr el Yahud洗禮之地則於2011日重新開放。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約旦河東岸的馬格達什和以利亞山共同列入世界遺產名單。

約旦尼特(Yardenit)洗禮之地位於約旦峽谷北部,正好處在約旦河通往加利利海的出海口南端,以色列古城貝特耶拉就在附近。這裏由一個叫作Kvutzat Kinneret的基布茲管理。目前每年平均有40萬虔誠的信徒造訪


公元27年左右,約翰從曠野中走出,開始沿着約旦河傳道,宣講悔改的福音。他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在約翰的召喚下,許多人開始來到約旦河接受他的洗禮,甚至有些人還相信這個洗禮的人就是他們盼望到來的救世主。約翰說:「我只是用水給你們施洗,然而有一個能力要比我大得多的人將要到來,他將用上帝的聖靈給你們洗禮。你們要做好準備,救世主就要到來。」

這時,耶穌業已長大成人,當他聞聽施洗約翰的消息後,從家鄉拿撒勒來到約旦河邊找到約翰,要求接受洗禮。

約翰趕忙攔住耶穌,連連搖頭:「你為什麼來找我受冼?倒是我需要你來施洗才是。」耶穌說:「你就權且答應我吧,因為我們理應這樣盡各自的道義。」就這樣,約翰給耶穌進行洗禮。耶穌從水中出來時,天倏地為他閃開了一道裂縫,聖靈像鴿子一樣降臨到他身上。接着,一個悅耳的聲音自天上飄入耶穌的耳畔:「這是我的愛子,是我所喜悅的。」頓時,耶穌感到一種偉大的使命降臨到自己的肩上,他認為自己就是上帝恩許的彌賽亞(救世主),他有責任和義務把自己的同胞從苦海中解救出來。


於是,耶穌像洗約翰那樣,隻身步入深山曠野,苦行修煉,並禁食了40天,然後開始走上宣傳「天國福音」的佈道之路。而約旦河作為耶穌接受洗禮的河,從此成為一條基督教徒心目中的聖河。

洗禮池周圍的植物植物密如網狀,高大的喬木同纏繞的藤蔓、低矮的灌木、繁茂的花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座綠色的花園。叢林樹木終年常綠,源源不斷地產生氧氣,形成了「天然的氧吧」。這裏沒有腐葉爛草的氣息,也沒有其他異昧,如果你做一個深呼吸,會感到一股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陽光從樹葉的空隙間灑下,映照在聖池的水面上,熠熠生輝。濕漉漉的花草反射出點點亮光,如同鑽石一樣晶瑩剔透,非常迷人。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7Az2a.html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尼波山 - 銅蛇像

迦百農 Capernaum - 彼得故居

昆蘭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