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百農 Capernaum - 彼得故居


彼得故居


迦百农(Capernaum)是基督教圣地,耶稣称此处为自己的城。耶稣离开拿撒勒后,以此为据点,将传教范围不断向加利利四周地区辐射,逐步扎下了根基。因此,迦百农有耶稣第二故乡之称。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这里。例如治好彼得岳母的热病(马可福音第一章第31节),在会堂赶逐污鬼(路加福音第四章第33节),医治百夫长的仆人(马太福音第八章第5-13节),呼召彼得、安得烈、雅各、约翰(马太福音第四章第18-22节)和马太(马太福音第九章第9-13节),设立十二门徒(路加福音第六章第12-16节)等。

1968年至1986年,两位法国考古学家Virgilio CorboStanislao Loffreda在迦百农发现一座犹太会堂的遗迹,证实是公元1世纪的建筑,他们相信这是当年耶稣在迦百农教训人的那座会堂(马可福音第一章第21)

遗址在加利利海边,像一个大花园。首先看到的就是中间的一座教堂。



   这座教堂很特别,外观就像一个体育馆。

教堂内部的格局也有点像体育馆,四面窗户,宽敞明亮。中间用铁围栏圈起,正面是圣坛,三面是阶梯座椅。有一位女士跪在铁围栏前祷告,我走过去看,原来围栏里面是迦百农遗址的一部分。

据说,这里就是彼得的故居。原来这座教堂架空建造在遗址的废墟上。

 
在海边有一座彼得(Saint Peter)的铜像。铜像下面刻着的是: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马太福音16:18”

彼得的脚下有一条鱼。彼得是谁?彼得是耶稣十二门徒之首。天主教会认为他是第一代教皇(约33年~约64/67年)。

彼得出生在加利利湖边的一个渔民世家,是一个普通渔夫。可是当耶稣来到加利利湖的时候,因着神的指引,他认出耶稣是神的儿子,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跟随了耶稣。《约翰21章》所记,耶稣三次对彼得说:你喂养我的羊。这里说的是指信徒。三次说的是不同年龄的羊。

第一次是喂养我的小羊,是指刚信主不久,听道学习比较短浅的信徒,要喂养他们,属于婴儿期,需要喝奶,喝灵奶。

第二次是牧养我的羊,是指信主时间长一些,他们能够自己学习,能够在牧场自己奔跑找青草吃,吃干粮的阶段。

第三次是喂养我的羊,是指那些能吃干粮了,但是不常常聚会,要经常去喂养他们,把主的话语浇灌给他们,感受到主的爱,增加他们的信心,坚持到底,不要被撒旦吞吃了。

耶稣曾多次说他自己是牧羊人。基督教把世人比喻为迷途的羔羊,而耶稣是引领世人走向天堂的上帝的儿子,基督的追随者就是圣徒,而教职人员便被称为牧师,放牧无知世人(羊群)的导师。

在迦百农不远处有一个座彼得献心堂,又称彼得受召堂。就是《约翰21章》所记,耶稣要彼得喂养羊的地方。可惜我们没有去(行程中未列)。

耶稣遇难后,彼得作为众圣徒的首领开始创建基督教会。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由巴勒斯坦逐步传播到罗马时,引起了罗马统治者的极大恐慌,为了巩固政权,尼禄皇帝从公元64年开始镇压基督教的传教士,耶稣的大圣徒彼得作为教会的创始人,自然不能幸免,他被尼禄皇帝判了极刑。他以为自己不配与主同样钉十字架,自己要求倒钉在十字架死去!死刑就是在现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所在地执行的,当时那里还是尼禄的跑马场,他的遗体就地埋葬。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尼波山 - 銅蛇像

昆蘭廢墟